储训、鲁仲云夫妇结婚证。 陈晨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昨天上午10点34分,家住邗江区新盛街道新盛社区的储训老人,收到了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发来的温馨提示。原来在6月,栏目组专程来扬,花费五天时间跟踪拍摄二老的“爱情故事”,并将于8月23日播出。这已是储训和鲁仲云夫妇第三次登上央视。从2020年“七夕”节的《传家》栏目到2023年3月的《越战越勇》栏目,再加上如今的《夕阳红》栏目,这对金婚夫妻亲身向全国演绎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为了倾听现实版的“父母爱情”,记者走进储训和鲁仲云夫妇家中。
“闪婚”更是“裸婚”,只要你我相依
爱情是什么?一次牵手,永不分开。交流中,储训和鲁仲云夫妇坐在沙发上,他们手拉着手,与新婚恋人不无二样,妻子鲁仲云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格外耀眼的大红戒指。“这是我们唯一的定情之物,一直保存了58年,世上什么都比不了。”她伸手骄傲地展示着。
储训和鲁仲云夫妇都是大学退休教授,经历了小学同班、初中同校,直到大学才牵手相恋。1964年,储训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徐州工作,而鲁仲云就读的专业是5年制,仍留在扬州。虽分隔两地,甜蜜的爱情氛围分毫不减。然而1965年的一天深夜,储训接到了鲁仲云打来的电话,她说自己毕业分配到了新疆,关于未来的爱情走向等待储训的答案。
储训几乎没有犹豫,“我支持你!”在鲁仲云奔赴新疆之前,为了让女友安心,他做出一个惊人决定:闪婚!面对男友的大胆提议,22岁的鲁仲云也没有考虑就同意了。“当时我只买了一枚两块钱的塑料戒指,别说婚纱、婚宴,甚至一件新衣服,一颗喜糖都没有。” 储训说,没等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没相约领导同事、亲朋好友,他们是一场真正的“裸婚”。
异地恋相思苦,译电报传真情
那么面对异地恋,如何为爱情“保鲜”?储训给出的答案是:纸短情长,为爱坚守。
“她在新疆的几年里,我们都是靠手写信、发电报联系,所幸这份感情从来没有断过。”储训从抽屉里拿出两本厚厚的信件合订本,他们当年互通的信件,全部保留至今,并装订成册,闲来无事会一起品读,来回忆年轻时的“甜蜜”。
储训、鲁仲云夫妇参加央视《越战越勇》节目。
交流中,储训还自豪地展示了一项特殊的技能,翻译电报文字。“当年,通信比较落后,写信一来一回要半个月,有时候心急,我就给她发电报。”储训说,发电报的费用并不便宜,3分钱一字、5厘钱翻译,也就是发送一个字需要3分5厘钱,“15个字,就是我一天的饭钱。”为了省钱,他买了一本《标准电码本》,自学电报“译码”。
从196年到1970年,5年间,储训四次前往新疆探望妻子,从徐州到新疆路上要6天,到乌鲁木齐是3天3夜,从乌鲁木齐到妻子所在的伊宁又是3天。旅途是漫长的,但路上的风景是壮美的,通过这几次远行,储训饱览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16本日记唤起记忆,金婚夫妻风雨共度
爱情往往起于激情,归于平淡。储训和鲁仲云夫妇的爱情之路颇为坎坷,但二人始终不离不弃,也让这段感情显得分外珍贵。
“这是在老储的激励下,我写下的16本旅游日记,正是这些一字一句,让我的身体能恢复得这么好。”鲁仲云一边说,一边将日记本整齐摆放于茶几上,也随之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储训和鲁仲云回到扬州,分别在原苏北农学院和扬州教育学院从事教育工作。日子逐渐安定,但身材娇小的鲁仲云因自幼体弱,先后动了7次大手术,有3次医生都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因为工作需要,储训需要全国各地四处奔波,但因为不放心妻子,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向上级申请带着鲁仲云一起出差。
2014年,鲁仲云做了脑动脉瘤出血手术后,一度短暂失忆,储训想用旅游的方式帮妻子恢复记忆,并鼓励她每天坚持写旅游日记。二老的足迹遍布祖国名山大川及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共30个国家。其间,在丈夫的鼓励和陪伴下,鲁仲云写下了16本旅游日记,每篇日记都记录日常琐事,点点滴滴充满了爱的回忆。除了“陪游”,储训笔耕不辍,一直保持着写诗的习惯,将沿途美景化作诗篇,再朗诵给妻子听,不断“唤醒”妻子的记忆。如今,鲁仲云恢复良好,依然能唱能跳。
人生暮年,执手相依。在小区的花园里,两人牵手同行的身影,引得众人艳羡。
通讯员 陈建霞
记者 陈晨 实习生 王力行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