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万多项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日期:2023-09-08 16:24:38


(资料图片)

“生态农业中作物产量低、抗生素使用多,一直是令人头痛的共性问题。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工农交叉攻关,开发出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新型绿色农业投入品——微生物源组合生物刺激素类植物营养新产品,提高作物营养转化效率和产量,并成立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促进成果转化,通过园区不断孵化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法生产聚氨基酸企业,近3年产值超5亿元,目前正进入科创板IPO冲刺阶段。”在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周治看来,高校聚焦产业链关键共性问题,有效对接企业需求研发,才能不断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适配性、衔接度和融合力。

周治介绍,技术转移中心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和企业技术需求,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低碳技术等江苏产业链方向,推广一个学科服务一个行业、一个学院服务一个产业、一个课题组服务一个大型企业“三个服务”模式,携手专家教授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近三年累计服务企业超过4000家,促成技术合作签约3000余项,推动学校累计签订各类产学研合作协议5200余项,合同金额累计13.6亿元。同时,加强校地互动融合,中心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吸引生物医药类领军人才落地孵化,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助推南京高新区生物医药谷建设千亿级先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作为国内采用连铸工艺生产轴承钢最早也是产量最多的企业,高档轴承钢平均氧含量超低控制,接触疲劳寿命达到2×10^7以上,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白云介绍,此前公司面临原创性不够、成果转化率太低、国际合作增长停滞三大挑战,急需通过链接高校推动知识创新与科研进步。为此,兴澄特钢与清华大学、剑桥大学等众多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链,共同进行课题攻关和科技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效。“目前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轴承钢产品还出口到德国、法国、日本、美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主要市场占有率约20%,其中高标准轴承钢年产80万余吨,占亚太市场75%以上。”

将脑机接口与外骨骼机器人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主动康复功能的脑控手康复训练系统(手套),使用者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机械手,带动瘫痪手部进行训练,可做出各种复杂动作,帮助使用者实现肢体康复训练。仅用一年左右时间,就完成这项高难度系统的研发,是怎么做到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脑机融合智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赖艳介绍,这要依赖于新型研发机构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研发方向前沿化等方面具备的独特优势。脑机所由江苏省产研院、苏州高铁新城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脑机接口科研团队三方共建,是以企业方式灵活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而苏州念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是脑机所孵化的企业,以“脑机接口”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解决方案为研发重点,面向数字医疗、教育科技、人机交互、脑科学研究等多种应用场景,提供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新一代人机交互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省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每年组织实施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2万多项,引导高校院所面向市场需求服务企业创新,布局建设省级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61个、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17个,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570多个,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2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了3800亿元,有效贯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供给侧和企业主体转化应用的需求侧,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需求侧供给侧双侧发力。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建设技术熟化与转移机构为突破口,提高技术转移转化成功率。深化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修订出台支持省产研院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实施高端创新资源集聚、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和院企联合创新行动。高水平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持续推进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搭建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好用好“科技副总”“技术经理人”等专业化队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高质量贯通。

关键词:
x 广告
设施 移动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