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晓明
郑板桥的纯诗创作大致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诗和词两部分,关于郑板桥的诗,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给予重视。但这本经典之作仍有遗憾之处——重视了郑板桥的诗和道情,却忽略了郑板桥的词。可能刘大杰先生所认可的词,都有着唐宋后裔的色彩,典雅清丽,精词炼句,而郑板桥的词,却有着散曲的味道,俚言俗语,肆意驱遣——其实,这正是郑板桥的杰出之处。他的不拘传统、大胆革新的精神,将散曲之长与词的格律熔铸为一体,开拓出词的新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于在春先生主选的《清词百首》,郑板桥词入选五首,与纳兰性德一样多,仅次于陈维崧。如这首《贺新郎·述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世文章要。陋诸家、裁云镂月,标花宠草。纵使风流夸一世,不过闲中自了。那识得、周情孔调?《七月》《东山》千古在,恁描摹、琐细民情妙。画不出,《豳风》稿。
文关国运犹其小。剖鸿蒙、清宁厚薄,直通奥窔。寒暑阴阳多殄忒,笔底回旋不少。莫认作、书生谈笑。回首少年游冶习,采碧云、红豆相思料,深愧杀、杜陵老。
这首《贺新郎》以词这一形式论述文艺思想,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可谓一个创举。其见识,其胆识,令人联想到李白的《古风·大雅久不作》。无疑,板桥词的价值与地位,有待我们作新的评估。
郑板桥的诗词及道情的成就综合起来,足以与他的书画之名相互辉映。他的诗词及道情的创作,丰富复杂,个性鲜明,口语中显高贵,通俗中见澄澈,或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厚度,或显示艺术纯粹、意境超越,不同精神需求的读者,都能从板桥诗词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世界——这正是一个大诗人的标志。
郑板桥最为读者熟悉的,还是他的画竹诗。这些画竹诗,更多地表现一种精神追求、心灵寄托、品格自许,而且与画竹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意味深远。这些诗中有两首已为历代读者所传诵,成为千古名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竹石》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这两首诗当然很有名,但我以为,在郑板桥的画竹诗中,还有一些有特色的好诗为普通读者所忽略,如这一首给春夏之竹的配诗:
疏疏密密复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
最是晚风藤榻上,满身凉露一天星。
首句连用六个叠字,写出了春夏之竹可爱的风姿。次句描写小小的院子,因为这一片竹子,而染成了一个青色的世界。第三句,将诗人的身影引入诗境——一个美妙的时刻,晚风轻拂,人躺在藤榻上。这时,他见到了一个神奇的景色,那竹叶上渐渐生出的露水,犹如天上的星星一般闪烁,相伴在一侧……中国古典诗中一贯缺主语,这给读者带来了多重的诗意联想,甚至幻觉,这诗尾的“满身凉露一天星”,也可以这样联想,由于竹林长久相伴的露水闪烁,诗人感觉自己的身上也洒满了清凉的露水,在晚风中闪烁着,与天上的星星相互辉映……其意境直堪与王维的“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媲美。
扬州文化学者丁家桐先生曾将郑板桥的画竹题跋——当然,主要是题诗——作了一番颇有意趣的汇总:有题一竿竹,有题两竿竹……直至题六竿竹;有题春天的竹,有题春夏之间的竹,有题秋天的竹,有题冬天的竹,甚至题春夏秋冬集于一幅画中的竹;有题风中之竹,有题夜间之竹,有题山中之竹;有题卧竹,有题老竹,有题新竹……在丰富的题诗中,有的竹子象征节操,有的竹子象征虚心,有的竹子象征力量,有的竹子代表君子,有的竹子寄寓美好的未来……可以说,郑板桥的画竹和题诗,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竹之美学。
作者简介:
曾在各大刊物发表诗歌、评论、随笔、小说若干。已出版有诗文集11部。作品入选多种选集。诗集《形与影》获第二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现居于扬州。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