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永祥:千姿百味数世功(下)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发布日期:2023-08-01 09:33:22

沙永祥

融合之幸


【资料图】

扬州早茶总能勾起童年的味道,让四面八方的游子们回想。细细探讨,扬州面的制作方法,基本来自北方。桌上的众多点心,菜包、肉包、烧饼也源自北方,汤包、蒸饺、米糕等原产南方。饮的茶“魁龙珠”,则是各取浙江龙井、安徽魁针、江苏珠兰之长,加以融合的结果。除了将面点变小,包馅变美,米糕变软,扬州人还自创了三丁包、翡翠烧卖,加上刀工一流的烫煮干丝、文思豆腐,再配点扬州酱菜,别具一格的早茶文化便在扬州诞生了。

由此,面点在扬州摆脱了小吃的地位,体现了它的高贵与尊严。将多元的饮食融合进取,为我所用,是扬州饮食的精髓所在。

文人之力

唐宝历二年(826)冬,淮南节度使王播在官邸设宴,热情招待“诗魔”白居易和“诗豪”刘禹锡,这是两位大腕的首次聚会。酒过三巡,“诗魔”边回味着“大官羊”的美味,边慨叹“诗豪”的苦难人生:“凭君的才华,本该潇潇洒洒,哪知你一逐便是二十三载,如今年过半百,还在茫茫人海中沉浮!”“诗豪”闻言鼻子一酸,两眼含泪,千古名句诞生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是场“励志宴”,刘禹锡不久便迎来了官场的高光时刻。

北宋庆历八年(1048)五月,扬州太守欧阳修在大明寺旁兴建了平山堂。夏日里一大清早,欧阳修便带着宾朋,前呼后拥来此消暑。他命人前往邵伯湖摘取荷花千余朵,击鼓传花饮酒作乐,四处花瓣飘落,满地清莲生香,直至明月当空,主宾皆醉尽风流,后人雅称“坐花载月”。

这是场“风流宴”,平山堂从此成为文化高地。

清康熙元年(1662)六月十五日,年近八旬的戏曲家、小说家袁于令来访,时任扬州通判王士禛热情接待,邀请杜濬、蒋阶、陈维崧等名士在红桥泛舟宴饮。席间,众人吟诗作兴,中有名句“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酒后,王士禛将各人词作集成《红桥唱和词》刊印,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史称“红桥修禊”。

这场船宴成就了大清最著名的“文化宴”,“红桥修禊”也从此走红,后事不断,一举推动扬州船宴兴盛长达二百余年。

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扬州几乎必到。乾隆在扬州的“满汉全席”,更将扬州的美食推向了巅峰。

扬州美味因食而美,因人而雅,因文而名,因故事而生辉。美食与诗词的完美结合,使扬州美味闻名华夏,经久不衰。

在扬州,美食与人完美的融合,相得益彰。清淡而精致的饮食映衬着扬州人的儒雅与平和,惬意的早茶享受表现着淡泊与悠闲,四面八方的荟萃体现着包容与豁达。

正因为前人的创新求索,才造就了今天的扬州美食。今天的扬州人更应锐意进取,续写“吃在扬州”的新时代篇章。

作者简介:

业余钻故纸堆,写新文章。著有《扬州百家姓》。

关键词:
x 广告
设施 移动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