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速讯丨职教从“叫座”到“叫好”有多远?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发布日期:2023-06-19 08:09:37


(资料图片)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青年失业率处在高位,3300多万16岁-24岁青年人中,有600多万还在寻找工作。前不久,去一些高职院校参加活动,老师们也纷纷表示,从没为毕业生就业担忧过,职校生是不愁找不到岗位的,不少专业多年来都是“订单式”培养,而且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性工种,起薪也不低,月入五六千的并不少见。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也好,家长也好,多年来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似乎并未减少,“考不好上职校”成了一种无奈的“共识”。

毕业工作不愁、工资待遇不低的职业教育,何以一直陷入“叫座不叫好”的怪圈?首先,今天职业教育受到的偏见并非“历来如此”。并不遥远的三四十年前,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生还是以考上中专为荣,因为一考上中专,农村孩子就跳出了农门,户口就转为“非农业户口”。而城里的优秀学生,也并非千军万马去挤高考独木桥,也有一半甚至更多的人去考了中专,“多几年工龄,早赚几年工资”。当然,在总体录取率均很低的那个年代,有升学的出口,特别是“跳农门”的出口,都是值得光耀的事情。“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是1990年出版的《标点符号用法》引用的一个例句,现在屡屡被用作一个“梗”。事实上,在当年,这种说法并不夸张,三人虽有差距,但都进入了社会公认的“光明前途”。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户口光环”消退后,职业教育的出口不能再保持那么“高端”,特别是蓝领、白领的区别不断放大,技术工人也好,技师也好,乃至高级技师也好,无论从实际待遇层面,还是社会认可层面,蓝领都很难等同教师、律师、医师、工程师等白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包括招生录取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等,也或明或暗、或隐或显都会对职业技术教育有着有意无意的忽略、偏见,乃至歧视。

事实上,中国人对职业技能一向都是推崇的,父母总教育我们“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话虽土,理却深。但是,如今,对于“荒年”“饥饿”这些惊心动魄的词语,我们这代乃至下一代,恐怕很难有深刻的理解。而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是“技能:让生活更美好”,相对更直观、更具感染力。让生活更美好的职业教育,如果一直保持“叫座”,“叫好”也并不遥远。社会的认知变化,可能缓慢到让人很难察觉,但又往往快出我们的预判。

2011年更新的《标点符号用法》改写了前面那段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看看如今的现实,这应该不再是个“梗”。 大洋

关键词:
x 广告
设施 移动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