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她把血友病儿子培养成博士 这位宝应母亲真了不起|每日速看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发布日期:2023-05-14 09:03:58

姚立香推着儿子上学

“如果没有母亲的陪伴,我不可能有今天。”母亲节到来前,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博士研究生的李海捷,向妈妈姚立香送去最美祝福。

今年52岁的姚立香,家住宝应县安宜镇爱民社区。1999年,4岁的李海捷被查出血友病,为给儿子治病,姚立香与丈夫一起走南闯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10岁那年,李海捷又因一次意外车祸导致腿部残疾。从此,他便靠着轮椅度过每一天。坚强的姚立香始终没有放弃,她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李海捷培养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当地传为美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五楼背上背下

母亲托起儿子求学梦

“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家里住在老小区5楼。父亲腿脚本身不便,上学放学时,总是母亲背着我从5楼上下来。”李海捷说。

老楼道狭窄,光线阴暗,台阶也多是坑坑洼洼,为了让李海捷安心读书,姚立香每天总是在在昏暗的楼道里一面小心翼翼地用手托着李海捷,一面慢慢循着台阶上下。女人的体力可想而知,特别是上楼的时候,每上一层台阶,姚立香的呼吸就越发粗重。这时,她就改为一手托着李海捷,一手抓着楼梯的扶手,用力向上拽动李海捷的身体。时不时还得停下来喘口气,将滑下来的儿子身体再次往上托。

在母亲的陪伴下,李海捷坐在轮椅上发奋读书,从不因看病耽误学习。他平时非常认真,每道题目即使不睡觉也要搞懂。姚立香回忆说,李海捷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写作文,一直写到夜里一点多钟。困的时候,李海捷就用针在手上扎,以此督促自己专心学习。当时,他扎得手上许多洞眼,让人心疼,可是,谁也阻止不了他。不做好作业不吃饭,这也成了李海捷的习惯。“人吃饱了,就懒散了!” 李海捷说。

由于儿子身体原因,母亲姚立香在家里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母亲像一个陀螺,但不管怎么忙,轨迹都是围着我转。”李海捷说。

在宝应中学读高中的时候,姚立香也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一日三餐按时按点为李海捷准备好。家庭经济困难,姚立香寻思着想找一份零时工贴补家用。宝应中学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李海捷父亲李树荣和母亲姚立香到学校打理花草,清洁卫生,让他们增加一点收入供李海捷读书。对于学校的关心,姚立香很是感动,这也让李海捷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考取北大读博

灾难接连降临这个家庭

2014年7月,李海捷以优异成绩被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并被保送至该校读硕士研究生。2021年6月,李海捷又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正当老师和亲友们送来祝福时,李海捷又陷入了痛苦之中。7月底,因为血友病引发的并发症,李海捷高烧不断,体内感染加剧,生命危在旦夕。父母立即带儿子到北京治疗,虽暂时稳住了病情,但要动手术,家里实在无力承受高昂费用,只好带儿子回家。不曾料,2021年12月15日,李海捷的父亲李树荣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灾难接连降临在头上,给姚立香带来了沉重打击。她伤心到极点,但她一直相信世上好人多!宝应县残联获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救助姚立香家庭,并主动联系宝应当地媒体进行报道,发动社会各界为考上北大博士身患重病的李海捷捐款。时间不长,先后有省市县106个团队帮助筹集善款,李海捷得到四面八方的爱心捐款高达203万元。

在中国残联的关心和上海市残联的协助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李海捷在上海瑞金医院顺利得到救治。

姚立香与儿子在北大校园合影

坐进大学课堂

母亲做起了“家庭医生”

去年秋季,李海捷身体康复后恢复学籍,在母亲姚立香的陪伴下,坐在了北京大学课堂里。尽管已经复学,但按照医生的嘱托,李海捷用药的剂量和频次比过去高了许多。为了及时、有效地治疗,姚立香做起了“家庭医生”,一直在北京大学照顾李海捷,每天为李海捷打针推药。  

“其实,母亲是一个很胆小的人,在乡下,每当听到别人家杀猪时猪的惨叫,她就要远远绕开。虽生在农家,平时却从来没有碰过杀鸡杀鸭的活。”李海捷说,母亲为了给他打针,拿着针头在自己手上不知试了多少次,输液贴也不知用了多少。直到有点把握了,才敢在儿子手上尝试。

“我的血管很细,每次住院,就算是专业的护士也常常得多试几次,甚至要换老练的护士打,更不用说只是自学的母亲了。”李海捷说,现在看到母亲有模有样打针的姿势,真的好感慨母亲的不凡与伟大。

“自我上学时起,母亲基本没有做过一份正式的工作,如果要让我为她填上职业这一栏,我觉得没有比‘母亲’这两个字更为确切的了。”李海捷说。

通讯员 刘延龙 王洁 记者 宫鋆煜 刘峰生

关键词:
上一篇: 初夏湿地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广告
设施 移动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